光速为何是宇宙速度极限?如果光速无限,万物将不复存在!
伽利略不仅提出地球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享有特殊地位,他也认为没有任何速度是特殊的。也就是说,任何实验的结果不会因观察者处于不同速度的惯性坐标系中而改变。这种伽利略式的相对性理念是一项突破性的创见,并很快被牛顿写入他的运动定律中。
再者,19世纪的一系列实验揭示了电磁现象的秘密。科学巨匠麦克斯韦用他的方程式将电磁法则编织成不朽的公式,以一种优雅的方式描述了所有的电磁现象。
到了19世纪末,物理学界已经拥有了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力学,以及许多其他精彩的理论。当时有种感觉,似乎物理学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
然而,在进一步的计算中,却逐渐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预示着不祥的征兆。其中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异常现象是:
第一个暗示了大自然的奇异量子特性,麦克斯韦方程与神圣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似乎不相容。而我们现在知道,就连牛顿力学也隐含着光速无限的假设,这很成问题,因为这意味着时空和物质都不存在。
想象一只穿溜冰鞋的小马,其背上坐着一只带着电荷、在滑板上前行的猴子。显然,这只滑板上的猴子在小马上产生了磁场,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利用麦克斯韦方程计算磁场的强度,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我们观察猴子的速度。
但真正的问题是:这个速度是多少?按照伽利略和牛顿的理论,猴子的速度等于小马的溜冰速度加上猴子在滑板上的速度。但如果这只小马也懂得物理方程式,它会发现观察到的猴子移动速度仅为滑板速度,由此计算出的磁场强度将完全不同。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实际测量的是什么。我们不会直接测量磁场,而是通过测量磁场所造成的效应,也就是测量力来进行。小马和我们测量到的力是一致的。电场和磁场之间有一种关于速度的转换关系,它们共同作用,确保不同坐标系中的观察者看到的电磁力,即洛伦兹力,是一致的。
这就指引我们去探索电磁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它与时空和速度的关系。如何解开所有这些联系?答案在于一种转换过程,它能让麦克斯韦方程在不同的坐标系之间无缝对接。这种转换才是真实世界中正确的表示方式。这种转换类似于一种数学魔术棒,只需用它点一下你的时空视角或物理定律,就能转换到不同的坐标系。
伽利略变换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本质上表明速度是可以相加的,且时间和空间与速度无关。这种观点被牛顿力学所采纳,我们在之前的计算中也使用了这种方法。但麦克斯韦方程在伽利略变换下不可能得到一致的结果,在该变换下,方程的性质无法保持不变。
在低速情况下,通过这种变换计算出来的力基本正确,但在高速情况下就出现了差异。那么,是麦克斯韦错了吗?
并非如此,这表明伽利略变换是错误的,支持牛顿力学的变换方法也同样有误。可行的方法被称为洛伦兹变换(具体内容此处不作展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它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得还要早,但爱因斯坦意识到这种变换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联系,并且预言了因果传递的速度极限。我们可以借助爱因斯坦和洛伦兹的星光计算来推导这一变换。
首先,假设我们不知道速度可以相加,我们不知道猴子的速度是否等于小马的溜冰速度加上猴子在滑板上的速度。其次,没有任何坐标系特别优越,在我们的变换法则下,物理定律与坐标系的位置、方向、速度无关。无论小马在哪里,它移动的速度和方向如何,这些都不重要。这是事实,想象地球绕太阳转、太阳绕银河系转,位置、方向、速度不断变化,但我们的实验似乎不受影响。
然后假设宇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地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坐标系之间自由变换,应用同一种变换应该能够在小马和猴子的坐标系之间来去自如,只需输入不同的速度即可,也应能够在多个坐标系间来回转换。比如我们想去猴子的坐标系,可以先到小马的坐标系,再转换到猴子的坐标系。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基本的一致性。
最后,用上述公理和一些代数知识,得到的结果是洛伦兹变换,只有它能够满足上述的基本需求,符合宇宙的相对性、对称性和一致性,它必定能描述真实的宇宙,因此,宇宙的速度限制是必然存在的。
这个绝对速度限制(简称为C)是定义洛伦兹变换的唯一参数。通过这个参数,洛伦兹变换预测了宇宙速度限制的存在。而伽利略变换其实是洛伦兹变换的特例,即C等于无限大的情况。
但从我们前面讨论的相对性和对称性来看,C有可能等于无限大,然而基于与光无关的原因,我们知道它不可能是无限大!
洛伦兹变换允许麦克斯韦方程在变换后保持不变,用它可以写出一条在所有坐标系中普遍适用的电磁学定律,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洛伦兹变换才是对现实的正确描述。但在这个变换中,C必须用一个特定的值,这个值必须由麦克斯韦方程中的基本常数组成。如果要让电磁理论成立,宇宙的速度限制就必须是一个有限的值,即使不考虑光速也是如此。
然而,神奇的是,得出宇宙速度限制的常数组合恰好描述了电磁波传递的速度,即光速。C等于光速,但它原本是因果关系传递速度的极限。它代表着宇宙中两地传递信息的速度上限,严格来说,是任何观察者观察到的两地传递信息的速度上限。因此,它是任何无质量粒子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因此,光,即光子,还有重力波和胶子,因为它们质量为零,所以总是以最高速度运动。质量其实就是运动的阻碍,没有质量就没有阻碍,因此无质量的粒子总是以最高速度运动。而质量本身和时空的存在告诉我们,宇宙的速度限制是一个有限值。
爱因斯坦对洛伦兹变换的理解促成了狭义相对论,它包含了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当然还有质能等价(E=MC^2)等概念。
如果没有宇宙速度限制,假设C等于无限会发生什么?
物质将不复存在,因为需要无限多的能量来创造质量,宇宙中只有无质量粒子以无限速度在运动,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应膨胀到无限大,时空本身也不复存在,没有因果关系,因为所有地方都能及时互相沟通,整个宇宙只剩下此处和现在。
这样的世界观充满矛盾,这个悖论也表明无限的速度限制是不可能的,因果传递的有限速度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条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